除了經常運動的人會因打球時彈跳動作落地不慎腳踝扭傷之外,一般人生活中上下樓梯或是走路 (尤其是穿著高跟鞋的女性)也會因為踩踏不慎造成腳踝扭傷(俗稱的翻腳刀,年輕人又叫翻船)。

發生這種狀況時,常見的錯誤處置就是自以為腳踝脫臼,又跑去給國術館處理,試圖「喬」回來!結果只會越喬越腫!

事實上,腳踝扭傷時通常是傷在外側,腳踝外觀上看起來會腫脹甚而有瘀青的現象。這是因為腳踝外側的三條韌帶 – 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、後距腓骨韌帶已經有了撕裂傷,甚至斷裂,內部開始出血造成血腫。通常是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這兩條韌帶的傷勢會較為嚴重。

因為原本負責固定關節的韌帶撕裂傷,關節會有鬆動的感覺,才會容易誤以為是脫臼。

鄭本岡表示其實只要依照外科傷害處理的PRICE原則處理,就能確保日後不致有其他後遺症。

”P”rotection-保護腳踝,受傷當場立即停止動作,並保護腳踝不再受傷害;

”R”est-休息,讓受傷的腳踝休息;

”I”ce-冰敷,以冰敷來幫助腫脹部位消腫;

”C”ompression-壓迫,適度的包紮來避免腳踝繼續腫脹,也能提供腳踝穩定保護的作用;

”E”levation-抬高,把腳踝抬高至比心臟高的高度,可減少血液流向腳踝,避免持續腫脹。

當然,若是嚴重扭傷,建議還是要到骨科確認是否有骨折,排除骨折之後。可以依照韌帶撕裂傷嚴重程度,用活動式石膏、彈性繃帶或是現在很流行的肌貼固定腳踝(圖三)。

重點中的重點就是—「不要再用傷腳走路」,一定要聽醫師囑咐用拐杖走路!因為受傷的韌帶會長出結締組織,自我修復。這個過程大概是三到四週。即使你去推拿,敷中藥,而且在這段期間還是用傷腳去走路,你也是一個月後慢慢恢復,能夠走路,甚而跑步。

但若持續用傷腳走路,韌帶在經常一閉一合的情況下重新生長,長出來的韌帶會是鬆弛的,穩定關節的力量不足,日後就很容易再次扭傷。

有習慣性腳踝扭傷的人去回想受傷的過程,通常第一次是最痛的,但因為復原的過程還是用傷腳走路,韌帶變鬆了,很容易又再次扭傷,但再次扭傷就似乎像第一次那麼痛了,到第三次扭到,韌帶已經變得很鬆沒有支撐功能,扭到時也不是那麼痛了。

但是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,腳踝的運動表現已經大不如前,跑步時會很容易再次扭傷,走在不平的沙地、石子路時也會不自覺的擔心腳扭傷,而變得小心翼翼。若是運動員到了這種地步,運動表現一定是大不如前!

若想要恢復原先的運動表現,只能做韌帶重建手術!通常是切一段腓長肌來做韌帶重建,或是以Shrink收縮手術來縮短韌帶。

總之,這種幾乎人人都有機會遇到的腳踝扭傷運動傷害,除了依照PRICE原則處理之外,最重要就是不要去推拿!一定要用拐杖走路!才能讓韌帶自然順利重新生長出原本長度的韌帶,再經過復健後一定會恢復原來的功能!

文/鄭本岡醫師

文章來自

彈跳翻船、踩高跟鞋拐到,別急著找國術館「喬」!骨科醫師提供緊急處理5字訣

作者&圖片提供/雲門舞集舞蹈教室

就在2018 世界盃足球賽長達一個月的賽程中,一部華語電影《後來的我們》也悄悄成為網路上的討論焦點。電影說的是一段男女主角分手後,重遇,回顧以往的故事。以愛情為主旋律,穿插了家庭,北漂(到北京發展)青年,追求夢想,價值觀反挫等元素,創下了極高的賣座紀錄,劇中的台詞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男主角說:「我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鄭本岡子了!」

女主角回答:「可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。」

可曾認真思考,究竟什麼是自己的樣子?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樣子嗎?還是努力想成為一個「理想中自己的樣子」?

鄭本岡什麼才是自己的樣子?

特別在從青少年邁入成人,學校畢業進入職場的這段時間,正是塑造「自己的樣子」重要的時刻,也是不斷突破過去,摸索未來的關鍵階段。有趣的是,往往也是自我認同最模糊的時候。

在雲門教室《身體白皮書III》調查中,受訪者無論有運動習慣或沒有運動習慣,對於身體認同的分數是所有選項中最低。其中在調查中問到,「您是否不在意別人看待自己身體不完美的部位?」有43%的受訪者不同意這樣的說法。而值得玩味的是,究竟什麼是「不完美」?完美或不完美,該由誰來定義?

自我認知與外界互相投射的自我形象

這是18~28 歲年輕族群容易有的現象。小時候以至慢慢長大階段,人會尋求社會認同。如同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所說,因為父母是小孩最在意的人,建立自我認同與信心的重要途徑,一開始來自於「被父母看到自己的價值」。隨著逐漸長大,在意的對象擴大到同儕,朋友。因此,能不能對自己有信心,認為自己是「有價值的」,是由外界與自我認知一層層建構出來的。

如果父母從小過度在意孩子的功課表現,孩子就會以成績的好壞來評斷自己。同學們都認為腿太粗是不漂亮的,追求纖細的大腿就會成為孩子們對於外表的標準。

近幾年「韓流」席捲全球,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到,韓國明星團體成為亞洲男孩女孩與看待自己的標準。成功的定義是高富帥,白富美。這樣的標準沒有好壞,只是不見得每個人都達得到,也不一定是適用於每個人的標準。

身體認同開啟尋找自我的過程

《後來的我們》中也呈現了這一點。男女主角是同鄉,同樣到北京實現夢想。一開始,理想的自己與外界的物質生活幾乎是密不可分的買車、買房、創業,拿到北京身分,衣食無虞。但是慢慢的,女孩發現值得珍惜的不只是外面的物質。男孩卻始終以為女孩要的只是這些,兩人的價值觀開始分歧,最終只能分手。

「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,卻沒有了我們。」電影中這句台詞,打動了許多人的心,這也是許多人年近中年的感觸。在雲門教室「生活律動」熟年課程的課堂裡,總有機會聽到「走過千山萬水,才終於找到自己」的感慨與歡喜。

那麼,要如何找到自己?身體認同是最根本的基礎。從2008 年第一次進行「身體白皮書調查」至今,可以看到10 年間,社會對於自我認同的需求越來越高。如暢銷書籍以自我心靈成長探索類為主,像是《被討厭的勇氣》《情緒勒索》,取代了以往成功人士的傳記書籍。強調體驗的「手作」「務農」也大受歡迎,無論是手工香皂,手作飾品,木工,還有蔚為風潮的「半農半X」,都是人們在快速的3C 時代中找尋自我,真實體驗的嘗試。

的確,身體認同的概念開始有些轉變。從這次的調查中可以看出,年輕族群對於自己的身體雖然不見得相當滿意,但以前女生自我形象較低落的情況已經不再,同時,對於他人的包容也增加許多。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的背後,意味著大家都了解,不同的人並不能用相同的標準來加以評斷。身體認同,不必再背負著無比沉重的社會規範。

找回自己 生命不再受限

身體認同會回歸到真正的起點,你會發現,那是一個人「內外互動」的過程。除了大家都看得見的外表,人還有「內在身體」,也就是由呼吸的河流與生命的能量所構成的「小宇宙」。藉由持續的察覺,動身體,和自己的身體連結,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內在身體,而真正接受自己的樣子。

接受自己的樣子之後,因為感受到「我的身體真實存在」的感覺,自然而然會超越對於外表的在乎,向內聚焦,匯集更飽滿的生命活力。也因為打破了許多外在環境的局限,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,有勇氣追求自己的目標。

也就是說,在接受自己,喜歡自己的樣子,接下來就可以「選擇」自己的樣子。選擇自己的樣子當然不是單指外表的樣子,更不是選擇自己能夠有大眼睛或長腿,或者是能夠為所欲為,不顧現實環境的限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而是能夠在接納,喜歡自己的前提下,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命樣態。

而這一切的一切,要從學習「覺察」自己的身體開始。「覺察」不只是大腦裡面的認知,更重要的是「體驗」,也就是要「動」,要用身體去體驗,感受,嘗試,慢慢累積出,獨特且屬於自己的真實。

從動中察覺,從動中學,身體認同正是自我認同的起步,也是跨出自我與文化局限的開始。2018 年雲門教室有15 位青少年與熟5 位年學員到澳洲參與國際舞蹈與兒童聯盟(daCi International)活動,深深體驗到透過身體學習與成長,跨文化的理解與交流,進而回到自我省思的過程。代表不同世代的學員們,卻同樣以滿足的心情表示,學會勇於分享,跨越語言的限制,鼓勵自己踏出步伐,結交新朋友,「雖然有時覺得有困難,但努力且勇敢踏出步伐後,為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與開心。這件事,很實在,也很美好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雅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